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实验基地 专业实验室 正文

专业实验室

作者:时间:2020-04-29点击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思贤楼)拥有科研专业实验室16个,分布如下:

  1. 工程计算实验室(思贤楼D1107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工程计算实验室是面向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开放的专业实验室,提供高频信号发生器、高频混合信号示波器、频谱分析仪、LCR电桥、数字万用表等电子仪器仪表,以及数台高性能工作站。该实验室主要满足硕士研究生在完成研究课题过程中的硬件调试测试与软件设计仿真等需求。本实验室致力于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硬件调试水平,与建模仿真能力。

     

  2. 微电子基础实验室(思贤楼D1110-111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微电子基础实验室用于承担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用途的专业实验室,能提供手持万用表、台式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实验室的主要实验项目包括:基础电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模拟电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数字电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验室可满足研究生在现代电子技术与应用领域的硬件调试研究,增强学生在该领域的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能力以及创造创新能力。

     

  3. 光学虚拟现实实验室(思贤楼D1210-211

    面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光学虚拟现实实验室可用于虚拟仿真系统与实物对应3D建模,可开设电光调制实验仪及其虚拟仿真声光调制实验仪及其虚拟仿真、磁光调制实验仪及其虚拟仿真、光学系统像差传函焦距测量综合实验、氦氖激光器综合实验系统及其虚拟仿真、光纤激光器综合实验系统及其虚拟仿真等实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4. 机器学习实验室(思贤楼D1210-211

    面向专业: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性学科。实验室以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神经网络和计算机科学,主要从事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方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力争解决若干科学问题。实验室高度重视学生培养,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科研环境,包括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优秀的教学队伍;另外通过严格的教学科研训练,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算法研发能力和动手能力。

     

  5. PCB&SMT创新实验室(思贤楼D1301-302

    面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PCB&SMT创新实验室,拥有PCB激光加工系统1套,PCB快速线路板雕刻机系统7套,先进SMT产线1条及辅助设备,可实现印制电路板的雕刻、钻孔、切边、金属化孔、刷锡、自动贴片、回流焊、自动光学检测等一套完整的加工工艺流程。该专业实验室用于PCB设计及PCB制作、PCB表面贴装技术(SMT)、电子产品调试与组装技术、电子工艺实训、电子设计大赛、课程设计、创新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该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开发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6. 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室(思贤楼D1303-304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室的仿真系统以虚拟元器件搭建各种电路,用虚拟仪表进行各种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测试,具有界面直观,元件库丰富,分析手段完备等优点,可直接输出实验数据、曲线、原理图和器件清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该实验室可开展电路仿真实验项目、模拟电路仿真实验项目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项目。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室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实验仪器,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实验仪器和应用工具软件,进行仿真和实验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本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7.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实验室(思贤楼D1305-306

    面向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以“平台、算法、数据”为中心,研究大数据的表示、存储、计算、传输,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为教学导向,利用大数据建立新的智能模式、探索新的应用。实验室开设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课程,培养学生关于大数据分析的优化方法和分布式算法,初步掌握工业大数据及应用技术。

     

  8. 嵌入式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室(2(思贤楼D1307-308311-312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技术类专业、电子技术类专业、信息工程类专业、自动控制类专业、物联网技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安全工程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该实验室开设的课程涵盖DSP系列、ARM系列、微机原理系列、单片机系列、FPGA等系列课程,不仅包含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实验内容,还可承担电子设计大赛培训、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开发实验,并可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实验以及设计训练任务。通过该实验室课程的开展加深学生对微机原理、单片机接口技术、EDA技术的理论知识理解,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编程和工程实践能力。

     

  9. 智能应用系统开放实验室(思贤楼D1310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该实验室配置智能工厂应用实训系统,主要有生产线作业管理平台、可视化监控平台、智能通信设备及自动化装置组成,实现原料自动出库,支持一键下单、库存盘点、实时查看加工环节及工厂环境监控。通过该实验室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现代化智能工厂运行模式,开阔学生思路,把握现代化工厂发展方向,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0. 高频电路与信号处理实验室(思贤楼D1313-314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技术、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实验室有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平台40套,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40套,每次可容纳40人同时进行实验。该实验室可开设《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实验内容。除了完成规定的课程实验外,该实验室还可承担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综合设计、开放实验项目以及毕业实习设计的实验任务。实验室通过实验室课程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可以做一些具有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性和开创性。

     

  11.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思贤楼D1313-314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自动化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实验室平台提供模拟/数子混合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及设计方法,包括全定制IC设计平台工具,该平台包括AetherArgusALPSiWaveRCExplorer四大设计工具。通过四大设计工具从模拟IC设计的教学与创新展开,完成模拟IC的全流程设计,构建了从基础实验教学到综合创新科研的立体仿真实验体系。该平台从模拟/全定制IC设计、物理验证、高速高精度并行晶体管级电路仿真、波形查看/Debug和寄生参数提取分析仿真应用出发,增加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该平台支持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模拟仿真、综合设计仿真、创新设计仿真等综合仿真应用。通过本实验室仿真工具的学习,会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和跟踪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掌握仿真技术开发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室(思贤楼D1403-404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实验室平台采用灵活的软件无线电架构,通过创新设计,将电脑、软件无线电平台、示波器等有机结合,以软硬结合、虚实结合等方式,构建了从基础实验到综合设计的立体实验体系。该平台以工程应用为设计参考,增加了实验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可替代传统实验箱,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该平台支持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创新设计等综合应用,通过开放软硬件接口,以软件定义硬件功能的方式,支持二次开发。实验室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原理、数据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智能手机系统等通信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通信和软无线电相关技术发展动态,具有将通信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开阔的思路,较好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意识。

     

  13. 通信全网络融合创新实验室(思贤楼D1405-406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实验室的实验系统安装采用三维技术,具有场景、机房、配套设备机柜、设备、接口、连线等各种模块,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场景进行设备安装、连接组网,完成实际通信系统或网络项目的物理设备搭建。物理搭建完成之后,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身临其境地观察并操作搭建的所有场景及设备。实验室仿真设备模块互联互通,后期根据新技术可扩展新设备模块,便于综合项目实训,满足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项目教学、校内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需求。实验室开设的课程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交换原理、数据网络、物联网技术、网络工程维护、专业实习及通信工程虚拟仿真类课程。该实验室实验课程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较好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意识;督促学生主动了解和跟踪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掌握科研开发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系统分析、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

     

  14.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思贤楼D1407-408

    面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类相关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实验室以光电技术为基础,光、电、机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从事近场光学和光电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主要承担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物理类相关专业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以及独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任务。既有验证性与综合性实验,也注重设计性与研究型实验项目的开设,包括课程设计、光电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等。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实验包括基础光学实验(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技术实验、光电显示技术实验、光信息综合实验等,培养具有一定现代工程技术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凸显学校办学理念与地方产业特色。

     

  15. 无线传感网实验室(思贤楼D1411-412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自动化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无线传感网(IPV6)实验室,集成WiFiBluetoothIEEE802.15.4ZigBee等多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模块,将6LowPAN(IPv6)互联网协议移植到传感网应用层中,与ZigBee传感网使用的ZStack协议栈并存,共同支持双协议栈,实现传感器节点可唯一寻址。方便学校开展各种传感器及通讯知识的教授、嵌入式系统开发和Android应用开发。系统提供丰富的实验例程和实验手册,能够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微控制器原理、嵌入式系统开发、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传感器和嵌入式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提高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实验仪器和应用工具软件,进行仿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本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6. 通信工程实验室(思贤楼D1413-414

    面向专业:通信工程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自动化类专业

实验室功能、实验内容、特色等:该实验室可承担《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类课程实验,以认知和验证类实验为主,可适当进行综合类和创新类实验设计,支持毕业设计和创新训练。实验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工程意识和系统意识,并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无锡学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36号-1  苏ICP备08108488号-1 地址:无锡市锡山区锡山大道333号    邮编:214105  电话:0510-805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