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无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2025年3月积极组织开展了“雷锋精神薪火传,‘信锡青年’在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社区服务、关爱老人、环保行动、交通安全宣传等多个领域,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一、传承雷锋精神——“学雷锋”志愿服务
(一)多维度学习,领悟精神内涵
3月5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图书馆报告厅举办“雷锋精神伴成长,青春志愿显担当”主题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动员大会,拉开了系列志愿活动的序幕。动员大会上,同学们共同学习了雷锋精神及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全院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广大热情。
我院通过搭建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以“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与核心价值”“新时代传承与践行路径”为核心议题,广泛开展主题团日、理论宣讲、经典阅读等多元化活动。各团支部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23集成1班团支部组织观看雷锋事迹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影像资料,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24光信息2班团支部开展主题辩论比赛,同学们用缜密的逻辑和饱满的情感,讲述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24电科1班团支部还组织了读书分享会,鼓励同学们阅读《雷锋日记》等经典著作,通过阅读,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雷锋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品质,激发了大家学习雷锋的热情。
(二)知行合一,践行雷锋精神
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雷锋故事进校园、入课堂、润人心,在青年群体中厚植了爱党爱国情怀,强化了责任担当意识。同学们纷纷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24集成1班团支部主动加入校园文明劝导队,在校园内开展文明行为劝导活动,对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温情相伴同行——“同心助”志愿服务
(一)关爱特殊群体,传递温暖与爱心
3月8日妇女节当日,23电信1班和2班学生联合先锋村村民委员会、先锋爱心义剪志愿服务队及999女子救援队,前往净慧敬老院,开展了以“青春献礼妇女节,雷锋精神显担当”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陪老人聊天、唱歌等,为敬老院老人送去温暖关怀,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3月19日下午,24电信1、2班的同学们走进九如城康养中心羊尖院,开展了一场以“青春践雷锋志,知识绘夕阳情”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为老人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反诈骗与传染病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实用,得到了老人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响。同学们分成小组,帮助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物品,并对养老院的公共环境进行了打扫。他们细心擦拭桌椅、清理走廊和厕所、整理花坛,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营造了一个更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提供帮助
为了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我院与羊尖镇南村村实施党团共建,建立了“信锡志行”志愿服务基地,形成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志愿者们定期前往服务地点,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志愿者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
三、践行社校共治——“送温暖”志愿服务
(一)走进基层,服务社会发展
3月22日,24电信3班的志愿者们走进九里社区,参与“便民邻聚‘里’,爱心‘益’路行”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弘扬雷锋精神。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在生活服务区域,负责义剪的志愿者们虽然大多没有专业的理发经验,但他们认真学习、虚心请教理发师,尽力为居民剪出满意的发型。在电动车维修摊位,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协助维修师傅检查车辆部件、调试刹车和链条,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此次学雷锋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为九里社区的居民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3月24日,通信工程2023级的同学们走进九里社区,部分同学在社区“我里书房”内迅速按文学、科普等类别分类并上架。部分与社区工作人员搬运场地道具、整理衣物。部分同学则专注社区宣传,围绕消防安全、普法知识、垃圾分类等主题向居民讲解。他们结合生活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相关知识及操作方法。居民们认真倾听、踊跃提问,同学们在互动中收获传播知识的成就感,也意识到社区宣传对提升居民安全与环保意识、营造美好环境的重要性。
(二)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特色服务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弘扬科学家精神,结合专业知识,学院学生会、“中国芯”团队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锡山实验小学、泰山路实验小学、春阳实验小学及坊前实验小学,开展了以“从中国心到中国‘芯’:红色科技火种的播撒与传承”为主题的科普进校园雷锋活动,将芯片知识与红色科技故事深度融合,为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
四、铸牢生态理念——“护青绿”志愿服务
(一)把握时间节点,开展环保活动
3月12日,24电科1、2班团支部的志愿者团队,以“绿意传情·银龄同行”为主题,深入安镇街道安西社区和羊尖镇九如城康养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节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环保实践与银龄陪伴的深度融合,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老龄化社会服务交上了一份青春答卷。
24集成2班以“行雷锋绿迹,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在水岸佳苑小区开展志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将新时代雷锋精神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环境整治行动,完成了社区健身区、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的清洁维护,并清除了多处卫生死角。志愿者们分为不同小组,配备专业工具,开展健身器材消毒、小卡片清理以及纸质广告清除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二)培养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
3月19日,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班学生走进羊尖镇九如城康养中心,以画笔为媒,在社区井盖绘就文明新图景,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从憨态可掬的地球卡通图案到寓意深远的环保标语,经过2个小时的绘制,一幅幅作品在原本锈迹斑斑的井盖间绽放光彩。此次创作融入环保理念与在地文化元素,通过微改造提升社区颜值,传递文明新风。
3月19日,24集成1班发起以校园环保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活动聚焦资源节约与低碳生活,通过创意实践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环保行动,号召师生从“一张纸、一度电、一份废物”做起,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志愿者们选用文印室遗弃的纸张,制作相关海报,并在图书馆门口以及宿舍进行宣传,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在晚自习结束后,志愿者们执行“扫楼”计划,从一楼到五楼,对每一间教室进行排查,确保无人的教室灯、空调全部关闭,坚决做到不浪费任何一度电。同学们用行动证明:新时代雷锋精神,藏在每一张纸的双面打印里,在每一度电的精准管控中。
3月22日上午,23集成1班团支部组织支部团员前往润心社区开展“棋乐融融,环保同行”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支部成员们耐心细致地向小朋友们讲解棋类的规则和玩法,通过动画的方式向他们讲述各种棋类的起源与发展。此外,志愿者通过对环保知识的宣讲与环境清洁实践,培养了居民绿色发展的责任感,提高爱绿护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
五、其他社会公益志愿服务
(一)积极参与,服务社会所需
3月23日,24电科3班18名同学前往无锡火车站开展“电科微光,点亮无锡旅途”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赶赴无锡参加马拉松的跑者的返程需求,通过引导咨询、帮扶关怀、秩序维护等服务,切实帮助旅客解决出行难题,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我院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提升志愿服务质量。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3月19日,24微电子1班团支部携手无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开展“芯系交通·电亮文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当日下午2点到3点,志愿者走进禾塘社区,与交警一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他们身着红马甲,在社区服务中心设咨询台,发放宣传单页,耐心讲解“一盔一带”等知识。交警结合案例释法,强调违法危害。此次活动获交警支队高度评价,班级团支书表示,大家从行动上深刻领会了雷锋精神内涵。
六、活动成效与反思
(一)活动成效显著
此次雷锋月活动,志愿者参与人次达2000余人,覆盖面广,志愿服务涵盖15个社区,4所小学,3个敬老院,服务达6000余人次,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弘扬了雷锋精神,传播了志愿服务理念,还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二)反思与改进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活动的组织协调还不够顺畅,个别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志愿者培训机制,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七、结语
雷锋月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学雷锋的脚步永不停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